[凌子惠/國立台東大學教學大樓視聽教室及討論室報導]
成大團隊於去年11月初曾拜訪台東大學蔡典謨校長,並向蔡校長說明REC計畫的概念及目標,也提出希望在12月時可以在台東大學舉辦研究倫理講習及專家座談會皆得到蔡校長的支持肯定,期間也感謝台東大學研發處及幼教系陳淑芳主任的熱心協助讓我們在2010年12月21日舉辦的研究倫理講習暨專家座談會能夠圓滿成功。
首先開場的研究倫理講習本團隊很榮幸的邀請到了HRPP計畫的邱文聰老師來介紹「人類研究倫理治理架構」推動協調計畫,邱老師首先從「研究者」及「被研究者」雙方的角度來看何謂研究倫理,再從美、加、英各國發展的起源及介紹我國對於人類研究的管制規範,並簡介美國幾個重點大學的人類保護計畫組織,讓來參加講習的參與者對何謂研究倫理有了初步的認識。
第二場由本計畫共同主持人戴 華主任介紹「研究倫理基本概念與審查機制」,由於大部分前來參加講習的參與者在先前都對「研究倫理」是陌生的,為讓大家更能實際了解,戴主任直接舉出3個實際例子說明:訪談安寧病房病患時偷偷將訪談內容錄因而並無告知受訪者,導致受訪者覺得隱私被侵犯、訪談員缺乏專業訓練使受訪者在訪談結束後因情緒起伏過大無法平覆即過世及某原住民族的唾液研究並未善盡告知同意及說明讓其覺得不被尊重,致使研究參與者集體退出研究等等,這些實際發生的例子顯示出如果研究者一再的讓這些事件發生不但傷害了研究參與者也會讓其他同質性的研究無法繼續因而阻礙了學術的發展。
最後一場邀請到台東大學幼教系陳淑芳主任來跟大家分享「課室中的研究倫理」,陳主任以分享近期閱讀的一本書:「Integrity in Scientific Research」提到何為研究誠信做為開場,接著進一步提到如何教導研究生誠信,陳主任認為應盡早開始,並融入研究生所從事的所有學習活動、研究所課程中,並從局外研究者、教師行動研究、大學課室中三方面的研究誠信議題來看課室中的研究倫理。
講習結束後轉移陣地至二樓的研究室繼續召開研究倫理專家座談會,本次很榮幸由台東大學幼教系陳淑芳主任推薦邀請到汪履維老師(教育學系)、夏黎明老師(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許秀霞老師(華語文學系)、陳嘉彌老師(教育學系)、曾世杰老師(特殊教育學系)、靳菱菱老師(區域政策與發展研究所)、廖秋娥老師(社會科教育學系)、劉美珠老師(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簡馨瑩老師(幼兒教育學系)、馬素華老師(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以上共11位台東大學的老師來分享他們的研究倫理經驗及看法。
本次座談有老師分享研究經驗提到:「在訪問部落原住民時,受訪者一聽到研究者是政治學背景便心生恐懼害怕是要來詢問其政黨傾向,甚至在已經跟訪談者告知錄音並取得同意後,會發現訪談者變得比較不敢分享經驗。」、「不斷訪問某位地方鄉長,因重覆的受到訪談使其不堪其擾,是否有甚麼樣的機制可以減少研究重覆及保護受訪者不要受到過度干擾。」、「在國外某大學規定在實行訪談前必須要受訪者的簽名,這會讓受訪者產生不信任感。」、「發表未經與受訪者確認的資料,發現與受訪者原意相差甚遠甚至有扭曲之意。」聽了這麼多老師的經驗分享更加可以得知在進行訪談及研究過程前,必須向受訪者清楚解釋研究目的、資料的使用方式、保密機制等等資訊,讓受訪者能夠信任研究者減少對受訪者可造成的傷害。
接續也有老師提到:「如果無法取得受訪者的簽字,那為什麼一定要訪問這位受訪者,如果一定要訪問這位受訪者那研究者為什麼不能說服他?在尊重及信任的前提之下,無法取得受試者的信任而簽名,就已經將本來的信任打破了。」「簽字也許是保障研究者及受訪者的一個形式,那是否可以透過其他形式來確認彼此在這個訪談過程的關係?」也讓我們思考是否有能夠有其他的取得同意方式,因為在一些敏感議題的研究上也會碰到這樣的問題,這的確是必需要審慎考量的地方。
最後與會老師對本團隊提出許多實際面執行的問題如:「審查機制未來施行的時間點?」、「審查委員是如何挑選出來的?」、「會有利益迴避的機制嗎?」、「計畫案如何區別應該送REC或IRB?」「目前國科會交由北中南三個學校執行區域倫理審查,是否會讓人覺得干預過度?」、「各大學可否自行設立這樣的機制進行倫理審查?」與會老師在最後提出了這些問題,除了一一回應這些老師的提問外,對於台東大學老師提出是否如台東大學也可以自行設立REC跟後來本團隊在東華大學舉辦座談會時一樣也遇到東華大學老師提出東部是否也應設立這樣的倫理審查機構,我們也解釋在不浪費資源的前提之下,如果區域性的三所大學都可以將相關的審查機制及規範訂定出來並且得到各校的認同,其他學校也許可以站在與各區域REC共同合作的角度一同努力,這樣一來比起各校都設置倫理審查機構更符合經濟成本,故在結束東部兩所大學座談會後,在剩下一年的執行計畫期間,成大團隊將不斷舉辦類似活動向各校老師謙虛學習,也期盼真的能訂定出一套適合社會與行為科學領域的倫理審查機制及規範,與大家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