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do or not to do:守門人的知情同意

「初次進入場域一定要規劃守門人知情同意嗎?我不能透過自己的人際網絡收集資料就好,
一定要大費周章地取得守門人同意嗎?」
 
  如果您是某單位的負責人,得知員工或部屬利用上班時間進行非公務的活動,是否會感到不受尊重?
如果您是學校校長或主任,當接獲家長來電詢問孩子在校參加的實驗或調查,卻一無所知,則家長是否會質疑校方未盡到監督管理之責?
 

  「進去前,先敲敲門。」不僅是基本禮貌,更是對研究場域及合作單位表達尊重。進入場域執行研究或蒐集資料前,宜先轉換立場,想想若自己是場域負責人或管理者,應希望自己是知情且能表達意願的。

  相較於研究者,「守門人」應該更了解場域的實際情況,例如:哪些時段適合進行調查或資料蒐集、哪些空間可以做為實驗場地等。因此,守門人的知情同意不僅表現研究者對場域的尊重,更能使研究活動順利執行。

「我對場域已經很熟悉,而且跟他們都已經合作許多次,還需要徵求守門人的同意嗎?」
 

  研究者或許認為,與合作機構/單位,已長久培養默契,故研究倫理審查的建議,似乎多此一舉。

  然而,不同的研究計畫,可能主題相似,但執行內容(如資料蒐集的方式、招募的對象等),卻不一定完全相同。故妥善的知情同意程序,讓守門人清楚每個計畫的內容與執行細節,加上長期累積的合作基礎,才能事半功倍。

「徵求守門人的同意一定要提供書面文件嗎,不能用口頭的方式嗎?」
 

  為使合作方對研究計畫有充足的了解,「形式」非絕對的考量,書面文件嚴謹、正式,提供詳盡且充足的資訊,但部分研究者認為公文、知情同意書等繁文縟節,反讓合作方打退堂鼓。謹提醒研究者,思考不同「形式」具備的優、缺點。

  口頭說明維持人與人溝通的溫度、不僵化,惟如何確保無缺漏地將計畫內容與執行細節傳遞給合作單位?其實,書面文件不一定為公文或需要簽署,而是一份載明計劃資訊的說明

  研究者可採用各種知情同意形式的優點,如:口頭說明搭配書面文件、使用簡報或影片闡述計畫執行構想等。文字內容可作為研究者說明的依據、合作方理解與評估的參考,避免重要資訊遺漏。